植存,
生命與自然共存
植存需在屬於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埋葬骨灰或拋灑,與灑葬(樹葬、花葬等)的差異在地點的差別,植存必需在「公墓外」的政府指定地點,如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等地。在過程中,家屬可以用花瓣代替冥紙,相對上較一般喪葬模式環保許多。
樹葬則根據《殯葬管理條例》第二條第十款定義: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,再植花樹於上,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稱為樹葬,由此可見兩者最大差異在於執行地點的不同。
那麼除了執行地點的差異之外,植存與樹葬還有哪些差異呢?
可向所在地的公立殯儀館服務中心申請,再由各負責植葬園區執行
比如:新北市民向新北市立殯儀館申請,由法鼓山植葬園區受理執行。
植存申請文件需要準備哪些
1.植存專區使用申請書。
2.死亡證明書或除戶戶籍謄本正本一份。(可由受理機關代為查調)。
3.申請人(亡者配偶或親屬)身分證影本(正本檢驗完就會退還)、印章。
4.火化再研磨證明正本一份。
可以委託禮儀公司或其他人代辦,但委託第三人代辦時,還要再追加附上下列文件
1.辦理殯葬設施使用申請委託書。
2.受委託人身分證影本(正本檢驗完就會退還)。
3.受委託人印章或簽名。
植存流程可以區分為六個步驟:
1.向生命園區辦公室報到核對文件,並聽取管理員說明植存程序。
2.前往生命園區,由親友以各自信仰方式默禱追思。
3.骨灰裝進環保紙袋,再分別將其安置於3個2至3公尺深的洞穴。
4.灑上花瓣及覆土,親人默禱追思,植存完成。
植存費用須先釐清費用的明細和用途,可參考植存費用表與說明。
政府合法立案的植存區全台有四處,新北市有兩處,台南市和花蓮縣各一處,以下整理全台植存地點一覽表供大家參考:
人死亡後不立碑、不造墳是環保葬的統一特色。
2 . 植存如何祭拜?
可依照自家信仰方式來祭祀,比如家中仍然可設立神主牌位祭拜,拜拜形式不受影響,只是清明掃墓時,因為植存沒有實際墓地或是塔位,對於家屬來說,慎終追遠形式就要稍作改變,可以改為在家中或是植存地點相聚追思的方式,但請遵守園區規定,不能焚香祭拜。
全台經政府立案的植存園區僅4處,所以名額非常有限,一個人須排隊至少數個月以上,所以若能依照自己所屬的日子進行那是最完美的,但光是等一個穴位就難以預估時間了,何況是要看日子,所以只能隨緣了。
3 . 植存要看日子嗎?